您现在所在位置:首页 > 市地信息

逐洪而上 雨夜驰援  驻牡部队官兵为牡丹江筑起“生命堤坝”

来源: 牡丹江日报 发布时间:2023-08-07  阅读次数:

吹响防汛救灾集合号,打好抢险救援主动仗。受台风“杜苏芮”影响,牡丹江市受连续降雨叠加上游洪水过境影响多地出现险情,部分河堤漫水严重,道路被积水覆盖,多处电力、通讯、供水设施受到损毁,多地出现内涝8月4日10时开始,牡丹江市已将防汛应急响应提高到二级。8月4日晚,武警牡丹江支队、中国人民解放军65379部队、93066部队集结待命,闻令而动,奔赴防汛一线,最大限度保障堤防安全,保护全市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。

市双拥办第一时间前往防汛一线,向人民子弟兵致敬,送去市委、市政府的慰问。市双拥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、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党组书记、局长崔刚先后前往三支防汛部队驰援现场,向坚守在抗洪抢险一线的部队官兵送去问候,为官兵们在危难之时挺身而战,为保护第二故乡人民财产安全发挥关键作用表示感谢!

  
图一:慰问一线官兵


    ●武警部队——连续奋战27小时的“人民卫士”

镜泊湖水库大坝出现溢流,洪水危及水库东侧的瀑布村,周边居民生命财产安全受到威胁。8月5日凌晨1时许,武警牡丹江支队200余名官兵迅速出动,星夜驰援,官兵们克服夜间能见度低,道路湿滑等不利因素,连续奋战,在镜泊湖水库周边垒筑沙袋1000余个,用沙袋筑起0.6米高的堤坝200余米。随即,武警牡丹江支队转战到阳明区二发电厂,官兵们连续奋战27个小时,确保了人民生命财产安全。在此之前8月3日,武警支队抽调30余人支援龙裕小区,帮助居民清理泥沙,装填沙袋,搭建隔离带,为群众筑起坚不可摧的安全墙。


图二:武警部队连续奋战星夜驰援现场

 

 

●65379部队——为百姓筑起2.5公里“铜墙铁壁”

8月5日凌晨3时,驻牡65379部队800余名官兵闻令而动,紧急投入防汛抢险工作,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。官兵们挥动铁锹、装填沙袋,垒筑岸堤,在东安区古城街环江沿岸2.5公里段筑起高80公分、宽120公分的沙堤,防止河水暴涨出现漫堤危险,确保百姓生命财产安全。期间,附近多个小区居民为奋战在防汛一线的广大官兵送上矿泉水、饮料,致敬最可爱的人,他们纷纷表示,感谢人民解放军筑起一道道“铜墙铁壁”,守护着城市和人民的安全。


图三:65379部队奋战在防汛一线工作现场

    ●93066部队——扛沙筑堤的“威武之师”

5日凌晨4时,驻牡93066部队200名官兵接令迅速组应急防汛抢险分队,官兵冒雨出动遂行筑堤巡防任务。在防洪大堤上,扛沙袋、固河堤、防决堤,哪个河段任务最重,哪里就有党员干部顶在最前头。该旅运输股股长赵腾肩扛多个沙袋快速奔走,旅卫生队队长姜杰在完成现场医疗保障任务后也加入搬运沙袋大军;某连指导员沈忱始终顶在传递沙袋的最末端,承担任务最重的垒堤坝任务。经过任务官兵连续10多个小时奋战,一道长200米、高1米的阻隔沙墙牢牢筑起。

     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图四:93066部队官兵冒雨出动遂行筑堤巡防任务现场

   扛沙筑堤,逆洪而上。铁马金戈,卫我家园。哪里有危险,哪里就有人民子弟兵的身影。驻牡部队官兵以最强担当站在了防汛抗洪的第一线,为牡丹江市民筑起坚不可摧的“安全墙”和“生命堤”,他们把驻地当故乡,视群众为亲人,用实际行动传承拥政爱民的优良传统。市双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将加强与部队官兵的沟通协调,增进军政军民团结,密切军地鱼水情谊,携手打赢打好防汛抗洪攻坚战。



关于我们 | 加入收藏 | 联系方式:045187979836
版权所有:Copyright2021-2022 ©龙江双拥网
主办单位:黑龙江省退役军人事务厅    黑ICP备19004071号-1

黑公网安备 23011002000214号

   

政府网站标识码:2300000090